中国最大的图书批发网站
[首页] [写手之家] [非常SOHO] [SOHO秘籍] [SOHO撰稿] [最新约稿] [编辑心声] [付费方式] [本站社区] [留言板]

写手之家
非常SOHO
SOHO秘籍
SOHO撰稿
最新约稿
编辑心声
SOHO设备
才华SOHO
即时新闻
关注稿费
寻求出版
SOHO创业
诚征书稿
承建网站
soho计划
开家书店
强力推荐
新书推荐
编辑在线
媒体诚聘
传媒有约
写手推荐
SOHO资讯
杂志征稿
报纸征稿
网站征稿
写手教程
混在北京
真我风采
电子商务
名人在线
创业导航
书店指南
网站建设
soho创业经验
soho投资融资
版税出版您的书稿
招商合作
品牌营销
媒体资源整合
最新创业项目
代写代笔
软文推广
sohozones全球报道
新媒体运营
创业动态
soho财富故事
soho创业指南
域名财富故事
自由职业者
soho创业经验
24小时内付稿费公众号
图书批发货源导航
图书营销手册
大众出版
出版产业观察
书业人物
SOHOZONES免费环球资源
SOHOZONES免费赚钱资源
SOHO理财
SOHO健康顾问
SOHO网上创业
SOHO房产
SOHO教父
SOHO居家办公
SOHO成功人士
SOHO财富故事
SOHO文化
SOHO美食
SOHO教育
SOHO科技
SOHO网上社交
寻求发表
爱情故事
soho财富故事
soho创业指南
书商财富故事
出书巴巴
写作变现致富
创业商机
百万版税求书稿
日本女友爱情故事
外贸SOHO
SOHO百万富翁计划
爱上写作
电子书免费阅读
靠谱淘金计划
创业邦
免费分享
现金大派送
稿费认领通知
soho博客
生财之道
一本万利
soho投资指南
soho致富攻略
soho淘金启示

 


·电话:010-51662125
·手机:13011807335
·OICQ:652155904
·电子邮件:sohozones@126.com
·通讯地址:北京朝阳建国路15号
·邮政编码:100024
--管中心理
请您留言



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离婚不离姻的前婚之情
作者:SOHO特区网 -上传日期:2022-1-8
离婚不离姻的前婚之情

王志成/编译

在现代人的生活中主要有三种情感:一是爱情,二是亲情,三是友情;现在又出现了第四情感——“姻情”,即离婚不离姻的前婚之情。

“‘姻情’是由爱情发展而来的,由于孩子、对方的父母等等关系转变为互帮互助或相互牵挂的第四情感;姻情与爱情不同,其内涵既有亲情又有友情,特别是由爱而生的嫉妒已经逐渐消失,所以离婚的夫妻不再是誓不见面的死敌,而成了离婚不离姻的前婚之情。”巴黎狄德罗大学社会科学系教授曼弗雷·德科勒指出。在这样一个感情交织的新时代,这种新型的姻情亲属关系让离婚家庭变得和谐了。

姻情关系受人关注

琼丝和夏尔马于3年前分手,当时琼丝已有身孕。如今33岁、身为爱马仕服装设计师的琼丝说:“我无法忍受他那病态的嫉妒心理,我本想拿掉孩子,但时机已过。于是我只能让他选择:要么从我的生活中永远消失,要么分手但一起养孩子。”夏尔马选择了后者。现在,夏尔马与琼丝建立了良好的姻情关系,他每逢周末和假日都过来和琼丝一起生活。

42岁的莉莎是巴黎拉丁区的一名公务员,她完全有理由对孩子的父亲菲利普恨之入骨,因为当她怀孕5个月时,后者无情地抛弃了她。莉莎说:“我本可以让孩子跟我姓,与那个负心人永不再见。但我说服自己,考虑到孩子的成长,还是应该和菲利普保持和谐的姻情关系。”现在这种良好关系已经维持了10年。

56岁的奥德丽是沙隆的一名香槟业主,居住在日内瓦湖畔,而前夫斯通则长住巴黎第3区。每次去巴黎,她都会住在斯通家:“我们常常一起到朋友家吃饭,昨晚还一起去听了音乐会,两岁的小孙子阿蒂尔也由我们一起来带。每年夏天我都会到斯通那里度假。”

上述三个女人、三段幸酸的爱情故事,讲述了一个共同的结论:一旦有了孩子,为了生活,就需要和“前婚”们走到一起,并尽可能地学会和谐相处他们的姻情关系。

随着离婚现象不断增多,前婚“姻情”和父母、祖父母及兄弟姐妹一样走进了家庭生活。瓦朗西纳大学心理学家理查德·布鲁斯格经过调研指出:“姻情是现代人的一种新型亲属关系。”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前婚”,因为法国的离婚率为33%,而在巴黎这一数字甚至高达50%。2017年,法国共有12.9万对夫妇离婚,其中三分之二携有尚未成年的孩子;同年,有13.2万离婚者为就子女监护权问题达成一致而建立姻情关系。

作为第四情感的“姻情”,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离婚的普遍化,已经不再是一个禁忌的话题。相反,人们对于前婚遗留的姻情关系开始关注与接受,并且公开谈论、观察,甚至推崇。

离婚观念的变迁

现在法国,人们的离婚观念发生了重要变化。人们把离婚自由视为婚姻自由的一部分,由此改变了对离婚的看法。斯特拉斯堡大学社会学教授哈里·麦克莱肯认为,“现在人们对离婚已由不赞成变为予以容忍和赞成了。越来越多的男人与女性开始主张婚姻自主、恋爱自由”21世纪初,当法国离婚热潮正在高涨之时,巴黎婚姻家庭研究协会曾对20个市区作过一次调查,结果87.5%的男性和91.8%的女性同意“离婚自由”的看法,多数人认为:“夫妻感情不和,用离婚来结束婚姻是正常的事情。”

虽然人们认识到离婚是正常的,并非是什么不光彩的事,但人们也没有将离婚看作喜庆之事。古德在《家庭》中曾说,“除法律和神学外,人们在常识上都承认,个人的痛苦和不断争吵的社会影响可能比离婚更糟糕。另一方面,人们并不将离婚看作喜庆之事。不像发生其他地位变化时那样欢庆一番。”

总之,法国人的离婚正由“事件离婚”转向“情感离婚”,由“过错离婚”转向“无过错离婚”;这是一种社会进步,它使人性由压抑走向张扬。麦克莱肯教授指出:“它可以解救一些陷于苦难中的人,让他们有机会再度追求个人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使人的自然感情的重要性在人性中得到显现,同时也给予了人性一次高度的弘扬。

文明离婚的姻情关系

“姻情”现象的增多是离婚普遍化造成的,用里昂大学心理学教授布莱士·瓦格纳的话来说就是“文明离婚、和睦相处”的结果。从前,人们因为相互讨厌而离婚;如今,人们因为不再相爱而分手。如果可能,还可成为好朋友。法国社会学家茜尔维·卡多尔就说:“想离婚就尽情地离吧,但为了孩子,请保持良好的姻情关系。”

卡多尔还指出:离婚的男与女要保持良好的姻情关系,做起来却没那么简单。由于对方心中的创伤不会一下子就愈合;也有些离婚甚至演变成了人间惨剧,因为其中的一方为了报复而欲置对方于死地。幸运的是,大部分的离婚并非以悲剧收场。

当然,富有理智的夫妻或伴侣在离婚分手后往往会变得更加和睦。蒙比利埃大学心理学教授卢卡斯·米瑞安就曾接待过这样一对男女。女方是记者,男方是导演,两人都是30来岁,他们有一个4岁的孩子。这对夫妻在商定离婚分手时,都希望各自独立发展。为此,他们分手后在所有问题上都达成了一致意见,其中包括共同承担孩子的监护权,必须住在同一个街区。米瑞安教授解释说:“他们并不认为应该为了家庭而牺牲自我独立和个人发展。姻情中孩子所代表的家庭规划已日益脱离被认为是更为脆弱的夫妻规划。”

随着习俗的变化,法律也出现了相应姻情的改动。法国早在1975年协议离婚出现之前,只存在着过失离婚,前婚的姻情现象并不为社会所接受。社会学家卢卡斯·米瑞安在其著作《重组家庭的标准是什么?》中指出:“当时社会的流行观点是,离了婚就不应再有来往。重组家庭被视为对离异家庭的代替,成为来自离异家庭孩子的保护伞。”前夫或前妻们被要求尽量少出现,甚至最好是毫无声息地消失。

40年后,一切都变了。人们可以随时随意地离婚,但卢卡斯·米瑞安指出:“当离婚变得普遍之后,社会又开始无法接受另一个问题:离异夫妻中没有监护权的一方与孩子不再有任何联系。”法国在上世纪末有关离异后孩子的监护权由双方共享的法案出台之前,监护权一直只属于获得监护权的那一方。2002年和2010年出台的两项新法案又使得共同监护权得到了加强。于是为了孩子,离异双方一辈子都要保持姻情联系,或者说必须保持姻情关系。但与10年前一样,现在法国依然有三分之一离异家庭的孩子跟自己的父亲没有任何联系。

家庭的不可分离性正努力使婚姻的不稳定性变得更易被人接受,它意在确保一个因为丧失了传统标准而不知所措的社会的安全。米瑞安教授指出:“姻情的日益重要,说明家庭的根基已经发生变化,以前是夫妻,现在则是孩子。”

尽管心存怨恨和不满,还是应该和自己的前婚人协商和合作,以沟通姻情,法律强制性规定如此,社会也要求这样做。茜尔维·卡多尔说:“现代人受自由主义思想影响的社会压力是巨大的,除了其它感情关系外,夫妻关系也和就业一样,都是不稳定的。”蒙彼利埃大学心理医学教授皮埃尔·班尼特则认为:“姻情关系不仅仅是离婚观念的变迁,这种和前婚者达成协约的感情模式消除了离婚方面的许多心理障碍,特别是不再需要长时间去回避了,同时也减少了多方面的痛苦和仇恨。”

分手却保持联系

奥德丽讲述说:“我有一个朋友,她每次过生日都会请上自己的6个‘前婚’。我不知道她是怎么维持这些姻情的,我也想和‘前婚’建立良好姻情关系,但我做不到,和我两个儿子的父亲相处不总是那么轻松。”

要在婚姻的废墟上与“前婚”重建一种令人安心的姻情关系,除了需要时间之外,还需要耐心和自我牺牲精神。在分手后的头5年时间里,夏尔马让琼丝领教了什么叫生不如死,他不停地打电话骚扰她,粗暴地殴打她,两人还多次闹上法庭。琼丝回忆说:“我当时以为这一切永远都不会结束了。我的生活就像一部恐怖电影,我必须不停地搬家,给自己买意外保险,还叫男性朋友到我家里来睡,以便保护我。”后来,夏尔马突然改变了,他要学其他离婚男女一样与我建立良好的姻情关系,从此,他把儿子于连照顾得很好。现在,我们两人之间的关系已经平静下来,尽管已经有一年没给琼丝生活费了。琼丝说:“我尽力不在儿子面前说他老爸的坏话,让他们保持联系,可儿子不喜欢夏尔马,夏尔马是一个很脆弱的人,每当他痛苦的时候,我们的姻情关系就会变得紧张。”

理查德·布鲁斯格指出:“如今许多夫妻分手的原因是对彼此失去了兴趣,这种藕断丝连的分手尤其麻烦。孩子们往往弄不明白,爸爸妈妈相处得这么好,为什么还要分手呢?”45岁的金融咨询师克劳瑟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克劳瑟和海伦一起生活了15年,有3个孩子,两人相处也没什么大问题,只是对对方没有了欲望而已。克劳瑟说:“开始时,我们表面上还维持着夫妻关系,但实际上已经分居,直到有一天我们都觉得这样实在没有意义。我们的分手很礼貌,也很文明。”海伦负责照看孩子,克劳瑟也时不时地过去聊天,喝杯咖啡或干些修缮类的家务活儿。“孩子们迷惑不解,我现在的妻子同样也是一头雾水……”

但克劳瑟却认为:“不再共同生活是一回事,抛弃对方、抛弃原有夫妻关系所享有的权利则是另外一回事。这恰好是断绝往来和分手之间的差别。”克劳瑟最终不再走进海伦的屋子,而是在屋外等孩子们出来。他说:“我需要为我的新生活创造出一个空间。”

对于不情愿分手的一方来说,重建新生活并非易事。心理治疗师埃菲布朗指出:“当离异夫妻中的一方再建家庭时,另一方往往会心存不爽。”因此,为了“前婚”的平衡,最好是双方都各自重新开始家庭生活。克劳瑟说:“海伦后来嫁给了我的一位好友,我也结了婚,我们各自又有了一个孩子。两年前,我们一家人去海伦家小聚,开始大家都有些拘谨,后来就逐渐放开了。现在两家之间的姻情关系非常和睦。”

与“前婚”和睦相处

另一个恼人的问题是:和姻情的“前婚”应该如何相处?心理分析师伊莎贝尔·巴斯卡指出:“看着自己老公或老婆的‘前婚’在眼前晃来晃去的确令人痛苦。”为了帮助同自己有类似经历的女人,海伦·奥德丽塔于2008年组织了一个“继母俱乐部”,她说:“我们这些继母们都觉得,丈夫的前妻在我们的生活中简直是无处不在,她们照顾孩子,安排时间,还管钱。虽然要维护良好的姻情关系,但是我们必须时刻证明,她们能做好的事我们也能做好。”42岁的杰克也承认,现在的妻子的确很难和前夫克拉克相处:“我必须随时注意在我和前妻之间保持一种心照不宣的姻情关系,不让现在的妻子知道,以免她生气。”

的确,奥德丽塔在“继母俱乐部”既宣扬现任夫妻感情的重要性,也维护前婚姻情必要性。如果一切顺利,她会在过节的时候把一家子与姻情人都聚到位于伦敦乡下的家里,这其中包括她大女儿的父亲马丁和他的新妻子安娜;也有她第二次婚姻两个儿子的父亲汤姆与妻子;也有她现任丈夫史密斯,以及这些夫妻们共同的朋友。而史密斯在奥德丽塔生日的时候也给了她一个惊喜;他邀请了马丁和安娜来参加奥德丽塔的生日晚宴。5月29日,两家人和朋友一起走上街头,共同体验了有关《欧洲宪法条约》全民公决所带来的悬念。如果奥德丽塔和史密斯遇到困难,马丁常常会帮忙照顾他们的两个儿子。奥德丽塔说:“马丁和汤姆是我们家的编外成员,我儿女们非常清楚他们是谁。对于我来说,事情非常简单:我深深地爱着现任丈夫史密斯,但我与马丁和汤姆过去的故事不会忘记,但是也不会影响我现在的家庭关系。”

与前辈们相比,难道说现在的我们对于成为好“前婚”准备得更加充分吗?婚姻问题专家史蒂夫认为,回归理智是当今的“前婚”们和谐相处的真正原因,“就好像爱情转变为互助和友情,由姻情而生的嫉妒也逐渐消失,我们正处在一个种种感情交织的时代中。”

“前婚”清楚我们的脾性,知道我们的弱点,有如此一位了解自己的倾诉对象也是一桩美事。心理治疗师丹尼尔说:“姻情关系处理得好的话,‘前婚‘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朋友。有些人更愿意把心中的小秘密告诉‘前婚’,而不愿告诉自己的伴侣。”史蒂夫也认为:“在最好的情况下,‘前婚’能成为我们自身的一个组成部分。从人性角度来看,有这样一种亲密的姻情关系存在是非常令人鼓舞的事情。另一方面,就社会尊严而言,离婚也不必付出太大代价了。”

 

译据英国杂志《现代生活》2018年10月刊文章题:“离婚者的姻情故事”

原文作者:巴黎婚姻家庭研究协会首席顾问塞尔日·埃菲
                浏览次数:477--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测验你容颜的生理年龄
----下篇文章以幽默平息夫妻战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