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图书批发网站
[首页] [写手之家] [非常SOHO] [SOHO秘籍] [SOHO撰稿] [最新约稿] [编辑心声] [付费方式] [本站社区] [留言板]

写手之家
非常SOHO
SOHO秘籍
SOHO撰稿
最新约稿
编辑心声
SOHO设备
才华SOHO
即时新闻
关注稿费
寻求出版
SOHO创业
诚征书稿
承建网站
soho计划
开家书店
强力推荐
新书推荐
编辑在线
媒体诚聘
传媒有约
写手推荐
SOHO资讯
杂志征稿
报纸征稿
网站征稿
写手教程
混在北京
真我风采
电子商务
名人在线
创业导航
书店指南
网站建设
soho创业经验
soho投资融资
版税出版您的书稿
招商合作
品牌营销
媒体资源整合
最新创业项目
代写代笔
软文推广
sohozones全球报道
新媒体运营
创业动态
soho财富故事
soho创业指南
域名财富故事
自由职业者
soho创业经验
24小时内付稿费公众号
图书批发货源导航
图书营销手册
大众出版
出版产业观察
书业人物
SOHOZONES免费环球资源
SOHOZONES免费赚钱资源
SOHO理财
SOHO健康顾问
SOHO网上创业
SOHO房产
SOHO教父
SOHO居家办公
SOHO成功人士
SOHO财富故事
SOHO文化
SOHO美食
SOHO教育
SOHO科技
SOHO网上社交
寻求发表
爱情故事
soho财富故事
soho创业指南
书商财富故事
出书巴巴
写作变现致富
创业商机
百万版税求书稿
日本女友爱情故事
外贸SOHO
SOHO百万富翁计划
爱上写作
电子书免费阅读
靠谱淘金计划
创业邦
免费分享
现金大派送
稿费认领通知
soho博客
生财之道
一本万利
soho投资指南
soho致富攻略
soho淘金启示

 


·电话:010-51662125
·手机:13011807335
·OICQ:652155904
·电子邮件:sohozones@126.com
·通讯地址:北京朝阳建国路15号
·邮政编码:100024
--管中心理
请您留言



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陈彤谈web2.0
作者:SOHO特区网 -上传日期:2006-8-3
 大家好!我讲讲新浪早期的成长过程,会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故事。再从我的经历讲讲对Web2.0热潮的看法。新浪网从1994年成立,当时是一个软件公司,成立的时候王志东推出了第一个产品,就是四通利方的中文软件,它是中文之星的一个换代产品,此前王志东也是中文之星的主要发明人。网站最初成立是为了给中文软件提供一个技术平台,因为中文软件是在全球范围使用的,中国互联网能够非常方便地得到技术方面的支持。

    而推出几个月之后,大家愿意真正在网上探讨的话题是技术之外的东西。所以我们在很快推出技术平台以外的东西之后,我们又推出了跟产品不太相关的论坛。比如说在1996年我们推出了通用软件论坛、硬件论坛,很快这些论坛的流量远远大于产品本身。在1996年初,我们最火的论坛有电脑玩家,谈天说地、体育沙龙。在我主持论坛工作的时候,我是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这个排名。上网的主要是技术人员,理所应当地技术话题应该比体育话题更受欢迎。而时政话题又是大家比较关心,有感而发的区域,所以很理所应当地时政类的论坛应该是比媒体沙龙火。但很快体育沙龙取代了电脑玩家和谈天说地,大家很关心的是世界杯亚洲区的十强预选赛,四通利方做了很多工作,把比赛的内容以帖子的形式贴在网络之上。

    由于十强之队中国没有出线,引来了“老榕”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登出之后,被上百家的媒体转载。这篇文章在网上登了两个礼拜之后,《南方周末》以整个篇幅登载了这个文章,包括这个内容和我自己的名字第一次以印刷的文字出现。对我们的触动非常大,我们就想迅速地促进网站的发展。其中一个决定,就是在论坛本身之外推出内容频道。之所以想推内容频道,是因为我们发现所谓的互动,以网民原创为主的论坛形式,不足以用最好的形式表现信息,尤其是表现新闻。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我们推出了体育频道。在第二年对新浪有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时机就是世界杯。我们首创了24小时不间断的传输新闻,全国都很关注新浪。当时我们公司在世界杯之前是一个软件为主的公司,王志东很快决定了把网站作为我们公司发展的最主要的方向之一,大家很快就知道了,到1998年底中国的四通利方和北美合并,成为最大的中国新浪网。早期来看,新浪是从最早的Web2.0网站,发展到Web1.0的。

  到了1999年初,我们想网站如何发展,我们有一个争论,1999年时我们全球公司的高管有一个会议,我记得从北美、台湾、香港来了很多人,第二天在丽都饭店开会,探讨新浪今后如何发展。有几个小组,其中一个小组是新浪要成为全体网民的家园。第二组认为新浪要成为中国最大的门户。另一个组是认为新浪要做传媒、要做媒体。会后最终的结论是非常含糊的,就是既要做传媒,也要做社区。新浪分成几个大板块,有论坛、新闻、搜索,还有提供城市生活的板块,提供娱乐的板块。后来事实证明出,新浪的新闻逐渐越来越突出,成为新浪的主导产品。

  我想其中有这样几个结论,我作为一个主要产品的负责人,我这些年也看到很多事情,也在很多地方有所感悟。我想提出这样几点自己的感受:一,概念本身其实并不重要,或者说非常非常不重要。刚才有专家说,有85%的网民不知道Web2.0的意思。我想这是一个很正常的比例。我要问在座的大家,你们知道浏览器的版本号吗?我想在座的未必有很多知道很清楚。全国可能知道自己浏览器版本号的人应该不到5%。这说明什么呢?技术平台是非常不重要的事情。Web2.0我认为它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技术平台。真正重要的是什么呢?网民真正存在巨大的技术应用。互联网厂家关注的是用什么互联网平台满足网民的需求,这是非常重要的。

    除此之外,我个人的一个感受就是,概念以外最重要就是要通过客观地、科学地、深入地调研去发现网民,什么是网民真正的需求,这点非常非常重要。我想大家很多人习惯于事后的判断方法,比如说把一些成功的公司的报表拿过来做分析,我想这是非常非常不靠谱的思维。几年以前,中国互联网曾经经历过一个非常大的低潮,当时我们公司都是自己摸索出成功的道路,而不是在一些投资人的指挥棒下成功的。比如说网易,在股价不到1美元的时候,在大话西游1.0很不成功的时候,没有什么专家或者是美国华尔街的投资人表示网易以后会很有前途,大家都建议抛掉网易的股票,但几年之内网易从1块钱涨到了100块钱。而新浪,我曾经拿到最一个重要投资公司对新浪的分析报告,他有一个大胆的假设,当时新浪的股票只有1块多点,如果新浪能够解决以下情形,如果以下情形能够得以改善,新浪管理层的问题、中国政府的问题,全球的大背景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全部解决,新浪从1块钱的股票能够涨到3块钱。我当时觉得前途无望。

  另外在中国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是短信,在发展初期的时候也并不是被那些所谓的专家所看好的,所以我相信在座的都是非常有雄心壮志的企业家和创业者。很多创投公司和创投人本身对中国的情况并不了解,我认为这个情况非常正常也非常自然。我认为他们就像从共产国际派到红军的顾问一样。大家应该多听听周鸿一这样在中国非常有成功投资经验,后来又转入同行这样的专家意见。

  最后,我要说什么样的产品可能是大家真正需要的产品,怎么样才能做出这样的产品?我想从过去的成功经验上来说,中国已经有十多家、二十多家成功的上市公司。从我个人来说,这些公司为什么能够成功?最主要的原因不是这些公司做的如何好,而是他的对手做的如何愚蠢。因为我认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非常迅猛,很多上市公司都是不成熟的。比如说搜索引擎不把它当做正常的产品,不去搜索MP3。可能因为他在国外呆了一两年,认为地图搜索是很重要的。但从我们这一两年来说,地图并不是搜索的主要内容。在中国被外界认为不能取得成功的,往往能够取得成功。比如说新浪的新闻,早时候华尔街人士认为在中国这么受政策管制的国家,不可能做民间媒体的。

  Web2.0强调的是个体的需求,强调的是原创。就出现了大量以社区为基本形态的网站,我想社区从新浪的成长,包括后来网易的成长,包括社区不能够取得轻易的巨大成功。我个人感觉现在的社区有点过热,大家应该真正引起关注的是以下两个发展趋势,宽带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刚才一个专家说在贴吧上有几千万关于超女的信息,我想说这些信息基本上是垃圾信息。因为真正的新闻事件,真正受关注的事情,还需要新闻媒体来报信息报道的基本工作。今年很重要的一个活动就是2006年德国世界杯,我想大家看世界杯,不可能从博客网站去关注世界杯的进展,我肯定还会从新闻网站。

  前些天《南方周末》登了一篇很重要的文章,说美国报纸编制协会的主席谈博客。我为什么提到博客呢?方兴东提出来到目前为止Web2.0真正杀手级的应用只有博客。我想博客在某些领域的确有非常大的优势,它解决了信息单向传递改到了多向传递,从单点到多点。说到这点也很可笑,如果问李宇春,你促进了民主在中国的发展吗?你促进Web2.0在中国的发展吗?我想她会感觉到很好笑。

  由于互联网创业第二波,在中国远超过了过去的第一波,所以竞争非常激烈。各种各样的网站在此之前都有一个强大的上市对手,投资人和创业者本身都难免急功近利,首先我要表示我个人对勇敢的创业者非常钦佩,因为中国需要你们,中国需要你们这些创业者,而不需要打工者。

                浏览次数:574--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互联网周刊:马云式成功
----下篇文章在家上班的美女SOHO!!(附图片)